物是人非,但愿君归

date
Nov 1, 2022
slug
back-in-beijing-east-road-campus
tags
随笔
素材
summary
重回故地,却无法重拾初见之喜。也许这是因为回忆之重,也可能是因为我心中难以承受的一片轻:当"物非人亦非"之时,我所能依靠的,也许依然只有那不可靠的回忆了。
type
Post
status
Published
星期四的时候,我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学校北京东路本部进行体测。
之所以"心心念念",一是因为初三搬迁到大行宫校区,缺失了一份熟悉热闹的感觉;二是因为那里实在沉淀了太多绚烂的回忆,太多美好的过往。
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像一种负担压在身上、压在心里。
在熟悉的跑道上奔跑完一千米之后,大汗淋漓的我径直奔向了学校中庭。
教学楼还是那栋教学楼,银杏树还是那颗银杏树,而树下的人——几位初一初二的女孩们,正在深灰色的石砖上,用金黄的落叶摆出许多别致的图形。
我想与她们聊上几句,可不知为何,一向社牛的我却迟疑了。
或许这便是"物是人非"吧,我想。
夕阳渐渐落去,我却像早上迟到了似的奔向曾经上上下下的F楼楼梯间,而那"人已非"的感觉在我步入那里时也达到了顶峰。
那副《夜巡》依然悬挂在入口处,欢迎着前来夜巡的我。一改过往的昏暗,楼梯间里安装了新的灯管和灯泡。
可是,回忆仿佛一起被照亮,失落感再次强烈起来。我看向脚下,依然是那已经磨上一层黑色的石阶;"文明右行"四个橙色大字在石阶侧面,若影若现。
也许上面有我提着拉杆书包,急急忙忙上学时的脚印。
也许上面有我拿着酸奶零食,悠哉悠哉边吃边走的脚印(和早已洗刷干净的污渍)。
也许上面我下午跑操后追逐着同学们,争先恐后回班的脚印。
也许上面有欢喜的脚印、有愤恨的脚印、有懊恼的脚印、有陪伴的脚印,可现在却了无痕迹。
我经过的每一处,仿佛都是这样。
目光所及之处,仿佛都是过去;而那沙沙的树叶摩擦声,又仿佛是过去在向我低语。
当我走过已经改作美术和音乐教室,闭门不开,一片面目全非的班级教室时;
当我走近已经坐着陌生老师的办公室却不敢走进时;
当我与毫不认识的同学擦肩而过时;
当我阅览着公告栏上全新的板报和公告时……
我竟生出一种"物亦非"的慨叹来:这里俨然已成为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地方。
这时我已经想要离开了。我感受到一种不欢迎,但与其说这是环境使然,不如说是我的心理作用。
回忆的负担还是太重。
最后我还是决定再忍受一会。我登上了七楼,去寻找初一刚来这里时待过一学期的外语小教室。
当我走近外语小教室的铭牌时,我却有一个惊喜的发现:那牌子上仍然存着近两年前拍摄心理剧时我们用马克笔写上的"虚假名号"。
我的心里的确是高兴的。终于,"物非人非"被撕开了一角,我找到了那么一丝一点,我曾经来过这里、留下一点什么的明确痕迹。
不再彻底沉溺在回忆中的我,悄悄地走进了夜色中。
重回故地,却无法重拾初见之喜。也许这是因为回忆之重,也可能是因为我心中难以承受的一片轻:
当"物非人亦非"之时,我所能依靠的,也许依然只有那不可靠的回忆了。
物非人非,但愿君归。

© 张哲涵 2020 - 2023状态隐私